新華社日本奈良11月3日電 通訊:尋夢唐宋藝術——記中國大學生赴日研修參觀“正倉院展”
新華社記者姜俏梅
“近距離觀賞唐代精美珍寶,盛唐氣象盡收眼底,倍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同時深切體會到文化綿延帶來的心靈震撼,希望傳統文化研究和中日文化交流越來越好?!蹦暇┐髮W繆斯基金“尋夢唐宋藝術”赴日文化交流團成員、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學生王琰日前在參觀日本奈良“正倉院展”后發出如此感慨。
正倉院位于日本奈良古寺東大寺,建于8世紀中葉,用于保管寺內珍寶,內有9000余件文物珍寶。除日本文物,正倉院藏有不少中國唐宋時期的珍品,展現出唐宋無與倫比的美學造詣和高超技術。一些文物見證了兩國友好和文化交流的歷史。
自1946年起,正倉院幾乎每年秋季會選取藏品舉辦“正倉院展”。今年10月28日至11月13日,第75次“正倉院展”在奈良國立博物館舉辦,展出包括古代日用器、樂器服飾、佛具和文書等正倉院文物59件(組),其中中國唐朝的平螺鈿背圓鏡、九條刺納樹皮色袈裟以及楓蘇芳染螺鈿槽琵琶等6件展品為首次展出。
南京大學繆斯基金近日組織主要由本校學生組成的第三期“尋夢唐宋藝術”赴日文化交流團。11月1日,交流團在奈良舉行“正倉院寶物——中日友好的象征”文化交流活動開幕式,包括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館員,關西地區中國留學生,日中書畫、文博等各界人士約50人與會。
南京大學繆斯基金創始人申路致辭說,本次“尋夢唐宋藝術”之旅,以走進正倉院、了解中日友好的故事為契機,激勵中日青年向致力于中日友好的前輩們學習,把兩國友誼傳承和發揚下去。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活動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致辭,介紹東大寺及其與中國的淵源。他認為,中國訪日學子在奈良展開日中友好交流活動意義非凡。
江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秘書長虞曉波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希望大家以欣賞歷史文物為出發點,去回望、了解千百年來中日友好故事,以此激勵大家開展兩國文化、藝術、科學、教育等多領域交流合作,共創美好明天。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館長內藤榮現場回答了中國學生關于文物的提問。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生活在歷史的延長線上,回顧日中交流史就會理解兩國始終在相互影響。文化交流最能將心與心相連,希望更多中國人到奈良參觀‘正倉院展’、游覽東大寺,感受兩國歷史悠久的文化交流史?!?/p>
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學生蒙怡菲說:“互學互鑒非常適用于中日文化交流史,我真誠期待中日兩國青年能堅定友好信念,不斷播撒友誼的種子?!?/p> (責任編輯:袁瀟楠 審核:盧秀麗)